`
ripotala
  • 浏览: 9674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福州
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>>
文章分类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山寨化的游戏行业

 
阅读更多

所谓山寨,是这两年的流行词。山寨手机、山寨明星、山寨笔记本,在这个全民皆山寨的时代,中国游戏行业也逐渐山寨起来。甚至可以那么说,06年以前,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属于引进产品(譬如传奇、WOW)和本土产品(XX西游、完美世界)的大公司繁荣年代;06年以后,繁荣基本上就归于各路山寨——不是说大公司就活得不好,比如盛大就活得很好。问题在于,活法不一样了,现在大家都活得很山寨。

我们从寨化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说起——人。其实所谓山寨,不是你想山寨就能山寨得起来的,得有那么一大班山大王,带着一群小兄弟才能起得来。你听说过有没经验,没家庭背景(比方说,老爸搞房地产),没行业背景(比方说,负责/参与过某某项目)的同志搞山寨成功没有?这种情况少得可以忽略不计。山大王们以及他们小兄弟,绝大多数的,都是从大公司,或者不大不小的游戏公司里面跳出来,或者“内部创业”。

其中,这些山大王的成分又很有意思。“主程”或者“主程”出身的占大多数,还有一大部分是“主策划”,有一小部分是“主美”,只有更小的是那些非研发部门的主管。这些人选择创业,又有多少是因为理念得不到认同,或者希望在游戏制作路上走得越远?虽然我没有进行过调查研究,但是就我打过交道的一些山大王而言,基本上都会说类似下面的这种话:

“我在(原来)这家公司也就走到头了。”

“你看我现在才拿多少钱。出去的话,说不定干两年就可以退休了,你看XXX。”

“我再不走,我底下这些小兄弟就很难办了。”

“哎呀,大公司太复杂了,我还是喜欢几个人专心做点事情。”

总结一下上面这些话就是:原来的公司有问题。而且只要这种问题一直存在,这些人就会觉得,只有不是大权在握,前途就见不到光明,甚至是岌岌可危。这究竟是属于企业正常的人员流动,还是把制作工业弄得停滞不前的人员流失?

在这先说一个老笑话:

在澳洲,有两个食人族的人应聘进了IBM。公司人事主管知道这两个家伙每天都要吃人,于是警告他们:“ 如果你们胆敢在公司里吃一个人,你们就会立即被炒掉!”

两个食人族唯唯喏喏地答应,表示绝不会在公司里吃人。

两个月过去了。公司里平安无事。

突然有一天,公司发现负责打扫公司卫生的清洁工不见了。于是人事主管非常气愤,找来两个食人族怒斥,并当场炒掉了他们。

出了公司大门,一个食人族马上对另一个抱怨起来:“我一直警告你不要吃干活的人,你就是不听!我们两个月来每天吃一个经理,没人发现。你看现在吃了清洁工,他们马上就发现了!你真是个猪!”

这笑话说的是郭士纳改革之前的IBM,但回过头去看看国内的游戏业大公司,今天吃掉几个策划,明天吃掉几个市场,基本上也都没什么人会觉察出来——当然,负责订饭的行政和管着点人头的人事除外(笑)。有山大王就说,你看,大公司效率就是低,还是兄弟几个一起干比较好。

看上去的确像那么回事。比方说,当公司不超过30人的时候,老板一般对每个人都熟悉得很,甚至还能把经营指令下到每一个人。这时候,公司每增加一个人所增加的效用是最高的,打个比方说,其效用指数是1.x。但是,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渐扩大,这个效用指数会逐渐递减。就连一些以研发实力著称的大公司,人力资源整体效用会递减到1以下,局部甚至0.5左右。

各位,这不完全是因为有人好吃懒做、拖后腿。你们可以试试对照自己的公司,看看有没有下面这种情况。

情况一:需求方明明是要A,却因为当初双方都没有对提交物下明确定义,最后提供方给了B,然后需求方大怒,指责(或者背地里抱怨)提供方不知道该干什么,提供方反驳说,那是你需求没给清楚。扯了半天皮,需求方的事情耽误了,提供方很不高兴又花时间去返工。

情况二:需求方要做一个叫做A的功能,其中分为A1、A2、A3三个阶段。然后需求方去跟程序员说,你们就做A1吧。A1做完了,需求方说,那你去做A2吧。程序员说,老大,你怎么不早说后面还有2和3,XX我都已经给写死了。程序架构延展性因此而灭绝,衍生出不少重复劳动。

情况三:需求方十万火急地要程序员做A,但是A的制作中间需要B资源来调试,而B资源由需求方提出。好啦,等A做了一半,需要资源B了,需求方才开始去做B。结果程序员就开始“等”,原本加班加出来的工作量在“等”的过程中消失殆尽,本来的“十万火急”变成了客观事实上的“不是很急”。

当然了,如果所有的问题都在老板视野范围内,所有的问题都不成问题——那是什么管理?整天抱着灭火桶跑来跑去的山寨化管理。而某些山大王的论调正是:在游戏行业,只要是大公司,就肯定是这样,无药可救,山寨化管理才是王道。但为什么IBM这头大象也能跳舞呢?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华为到了现在的规模,还能维持女人当男人使、男人当牲口使的状态呢? 在抱怨大公司无药可救之前,有没有先审视自己在管理上可不可能有作为?

或许,最应该被吃掉的是这些在管理上不思进取的山大王。

果是轻视一线管理是大公司山寨化的主因,那么在招聘方面的囫囵吞枣,则是在此之上的副因。

我们看水浒传,都知道上梁山泊入伙的人都要带投名状。为什么要带投名状,而不是学历、不是GRE成绩?这是为了证明大哥你也是被逼上梁山的,既不是为了工资,也不是为了出国。晁天王看重这个不是没有道理的:梁山泊的军事管理很粗放,编制很不科学,换句话说,绩效量化程度是较为困难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员的上山动机就会变得很重要。因为如果你动机大大的不纯,搞出什么事情来,山上的领导可能要到了事情发展到无法收拾的时候才能发现得了。所以,尽管投名状这个法子很土,却通常很有效。

游戏行业比起一些传统行业来有它的特殊之处,同时也有他不特殊的地方,这是无须多言的事实。自从游戏行业开始正儿八经地开始做市场,做BD,做客户服务之后,客观来说,整个公司管理也因为由相应传统行业来的人才而得到了整体的提升。但是就局部而言,涉及到游戏产品制作的个别部门可以说并未有见到质的不同。致命的是,这个别部门的“一枝独秀”它成为了整个游戏制作的短板,成为了山寨化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。

比较熟悉我的人可能知道我又想说什么了——对了,就是所谓的策划,这个本来需要交投名状入伙的部分,现在经常拿点猪肉上来充数了。
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</script>

<!--支持-->
<!--支持END-->
评论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</script>
悄悄话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